初夏时节,河洛大地万物并秀,生机盎然。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河南洛阳考察调研,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总书记深入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强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他走进白马寺,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厚重与魅力,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出殷切期望;他驻足龙门石窟,与游客亲切交流,共同探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总书记的考察调研,不仅是对河南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更是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就让我们以思政课为平台,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杜翀
习近平总书记在龙门石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和血脉,蕴含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记载着中华民族不凡的智慧和不屈的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资源支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发挥文化遗产这一鲜活教材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思政元素,用文化遗产培育思政课红色底色,讲好中国故事,涵养学生爱国自信的精神品质,同时不断创新内容融合范式,打造多元形式的“文化遗产+”思政育人矩阵,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的“同频共振”。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伟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让我深受触动,洛轴集团是我国制造业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也是以制造业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的生动写照,洛轴集团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激活洛轴的思政育人效能,把理论讲“透”,把课堂讲“活”,以洛轴为小切口,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让青年学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董向平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作为一个拥有4000多年城市史的古都,既创造无数中华文化瑰宝,也绽放着工业之光。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洛阳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的重要历史时刻,我心潮澎湃。作为一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更多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洛阳案例,突出洛阳基因,丰富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突出“洛阳特色”,让思政课更有“洛阳味儿”。例如,在《概论》课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教学内容中,通过讲解洛阳轴承集团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五计划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能够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新时代“工匠型人才”,守“匠心”、习“匠术”、明“匠德”,发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薛潇
结合总书记此次洛阳之行,作为职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将总书记的嘱托融入课堂教学中去:
一、鼓励同学们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立足洛阳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积蓄力量,发光发热,为现代制造业贡献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二、引导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学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洛阳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资源,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接续奋斗。引导同学们传承“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培养“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承担起解锁突围、砥砺奋进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程珊珊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洛阳考察调研时的殷切嘱托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在龙门石窟考察时强调“把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些讲话不仅为洛阳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我们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和根本遵循。
作为洛职的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我将立足洛阳产业发展需求,以中信重工、洛轴等企业涌现的先进模范为案例,讲好讲活“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志向,为洛阳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既有家国情怀、又有精湛技艺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我将以“两个结合”为教学主线,深挖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龙门石窟、白马寺、二里头遗址等文化地标,讲清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平性和包容性,使青年学子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周好峰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洛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后,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躬耕教坛,深耕职教,把奋斗的汗水无悔地洒在河洛这片热土。课堂里把洛轴人铆足“轴劲”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大胆突破、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自立自强的生动缩影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挖河洛优秀文化,以更多的红色故事浸润学生心田,坚定文化自信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我们洛职人的能量。
审核/孙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