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深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参加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9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质量,3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收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网络直播,学习借鉴授课经验,大家深入学习,热烈讨论。

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思政课教师们的感悟与收获吧。

图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高越

观摩今天上午的集体备课,我有一些思考。四位教师的授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都曾在省赛、国赛的舞台上大展身手,许多创新设计赢得专家好评。这不禁让我想起总书记所说的亲和力,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那么“讲道理”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就是有亲和力地讲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道理”。而“道理”本身既包含“道”又包含“理”,这意味着“理”是合乎“道”的“理”“道”是蕴含“理”的“道”,想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也许有很多方法,但都有一个原则,即不可脱离优秀文化这一底蕴。因此,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思政课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维度都难以启迪学生心智、浸润人心,而心智未开之人难有分辨能力,而无分辨力者难言良善,亦难真正担起民族复兴之重任。

图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薛潇

集体备课活动,宛如一座搭建在教师群体间的沟通桥梁,是一个能让大家换位思考、实现教学相长的绝佳平台。在观看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概论”课第二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此次备课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交流活动,更是一场思想碰撞与提升的盛宴,它让我们对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要求我们在备课时,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环节,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未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无限期待。我们坚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一定能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体验,助力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图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姜怡璇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3月28日上午我在线上认真观看了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四位教师生动的教学展示结合丰富的案例分享,使我受益匪浅。会后专家们分别对教师们的授课内容、语言表达、逻辑路线、授课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为提升理论高度,完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思政课教师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当好理论的解读者,更要成为实践的领航员,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课堂教学中想让学生听得懂、愿意听,教师自身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打破传统思政课“自说自话”的困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为鉴,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提升教学能力,为培养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图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  

卢子悦

在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次集体备课中,四位教师就“概论”课进行了示范授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逻辑缜密,展示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令我受益匪浅。专家的针对性点评,更是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最新研究成果,用扎实的理论学识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其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加强教学设计,坚持问题导向,真切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现实需求、课程期待,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新知、汲取前进力量,实现价值引领;最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上一篇:下一篇: